欢迎光临重庆生活资讯网!

今天是 2025年04月22日 星期二

关注社会热点

一起实现我们的中国梦

当前位置: 首页 > 汽车

中国青年报:别让职场人被“隐形加班”绑架

近来,随着有关方面针对“996工作制”等脱离法律范畴行为的逐步规范,一些企业开始出台相关规定,要求员工不得在公司加班,并相继取消诸如“大小周”等明文加班制度。但是,“996工作制”真的离我们远去了吗?

前几天,有机构发布《职场人加班现状调查报告2022》,或许可以为我们提供一个参考。这份报告显示,91.6%的职场人或多或少需要加班,近六成职场人平均每天加班超过一小时;84.7%的职场人在下班后,仍会关注工作相关信息,“隐形加班”成困扰……这样的结论符合许多职场人的现实观感。

事实上,虽然一些企业取消了明面上的加班规定,但在移动互联情境下,“隐形加班”依旧如幽灵一般,依附在职场人的身上:工作量没有变化,却要求在更短的时间内完成,在公司做不完就回家继续;即便在单位完成了工作量,下班后依旧要随时关注工作群里的消息,有的时候半夜还要接领导的“夺命连环call”。这种隐形的绑架机制,让普通员工在休闲时间内难以从工作中解脱出来,使生活和工作的边界被打破,令人身心俱疲。

那么,“隐形加班”现象如此普遍,其问题根源是什么?

首先,“隐形加班”现象的频繁与反复,与长期以来形成的加班文化密切相关。虽说此前人们在极力声讨“996工作制”,但长期以来形成的加班文化,其实已经根深蒂固地存在于很多职场人的观念深处。尤其对于很多在职场上掌控权力的人而言,其观念并未发生根本性的转变——“加班等于努力工作”这样陈旧、落后的观念一般难以清除。很多时候,企业的决策者只是迫于舆论或者监管压力,才不得已取消了明面上的加班制度,但在企业内部,鼓励加班的文化和氛围依然存在。

其次,虽然劳动法明确了相关规定,人们也都知道“隐形加班”不合理,但迫于现实压力,大多数职场人还是不得不为之。一些时候,对其进行“反抗”,不仅问题得不到解决,还会被扣上诸如“刺头”之类的帽子,更有甚者会被逐步边缘化。

“隐形加班”的普遍存在,其实压缩了职场人身为独立个体的意义,让人们的生活过多依附于工作,而这长期来看是不可持续的。只有搭建更为健全的制度体系,倡导更可持续的企业文化,才能让普通职工可以在休息时间内理所应当地享有“断网”的权利。

马小龙 来源:中国青年报

隐形加班
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重庆生活资讯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我要收藏
0个赞
转发到:
推荐阅读
  • 小鹏汽车和德国汽车制造商大众汽车日前签订合作协议加速电动汽车开发,标志着双方自去年7月建立的合作关系又往前迈了一步。汽车电动化大潮中,中国造车新生代和德国老牌传统车企优势互补,携手深耕电动化领域,进一步证明了拥抱行业趋势、共同做大蛋糕能够也[全文]
    2024-03-09 02:00
  • 国内油价迎来“五连降”。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消息,根据近期国际市场油价变化情况,按照现行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自2023年12月5日24时起,国内汽、柴油价格每吨分别降低55元、50元。本轮是2023年第二十四次调价,也将是第十一次下调,年内成[全文]
    2023-12-07 02:00
  • 随着产业变革路径向电动化、智能化纵深推进,中国汽车业打开了创新“阀门”,并推动中外汽车合作交流迈入了新阶段。汽车智能化创新不断涌现随着汽车业变革进入“智能化”的下半场,围绕汽车“高阶”智能的各种创新开始不断涌现。近日,在商务部投资促进事务局[全文]
    2023-11-27 02:03
  • 11月17日讯 今日,上汽通用汽车凯迪拉克品牌宣布,IQ锐歌全新车型——后驱标准续航豪华版正式上市,29.77万元起售。同时,凯迪拉克重磅推出限时尊享礼遇,即日起至12月IQ锐歌标准续航版的用户,可享整车及三电系统终身质保、至高价值15,0[全文]
    2023-11-18 02:00
腾讯云秒杀
阿里云服务器

Copyright 2003-2025 by 重庆生活资讯网 chq.tjxsju.cn All Right Reserved.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 网站所有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