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走进河南省鹤壁市浚县树军特种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大棚里一派繁忙景象,工人们正在进行蔬菜日常养护管理。推动防返贫和低收入人口帮扶两项政策衔接并轨,“产业+就业”帮扶是关键。浚县树军特种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通过推行“政府+合作社+村集体+低收入人口”运作模式,在自己发展壮大的同时,也帮助低收入员工实现收入增长。
浚县作为防返贫帮扶政策和低收入人口常态化帮扶政策衔接并轨试点单位,大胆探索,积极创新,推动“两项政策”有力有序开展。
浚县树军特种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基地负责人张文清介绍:“目前有36名低收入人员在我们基地务工,并对他们进行了蔬菜栽培和食用菌种植技术的培训,截止到今年上半年,经过基地的培训,有500多人次拿到了职业技能等级证书。”
在“产业+就业”等开发式帮扶的基础上,浚县进一步完善政策性救助兜底保障工作。在浚县小河镇便民服务大厅,小河村村民赵红超前来领取低保金。今年7月他因病做了手术,还没出院,村干部就帮助他办理了低保政策前期各项手续。
自“两项政策”衔接并轨试点开展以来,浚县在各镇和街道便民服务大厅设立低收入人口救助服务窗口,明确服务职责、事项和人员,同时为申办救助服务有困难的群众提供代办服务。同时,着力构建更加成熟完善的动态监测主动发现机制,通过医保、残联等部门共享的重病重残等数据,及时将符合条件的对象纳入相应的低收入人口救助范围。
浚县民政局城乡救助股负责人冯哲介绍,今年,浚县按照上级民政部门要求科学制定了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合理开展了分档救助,持续提高了救助水平。
浚县还坚持开发式帮扶与兜底性保障相结合,重点支持特色产业升级发展、就业岗位拓展提质、政策性救助兜底保障,构建了全面、精准、高效的帮扶体系。
“我们将持续推进‘两项政策’衔接并轨试点工作的开展,整合资源、激发动能,建立常态化监测和救助帮扶机制,着力构建城乡统筹的低收入人口分层分类救助帮扶体系,让每个低收入家庭都能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鹤壁市浚县民政局党组书记、局长张艳表示。(蒋凤岐、卢一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