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重庆生活资讯网!

今天是 2025年02月05日 星期三

关注社会热点

一起实现我们的中国梦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育

孩子情绪失控,3种沟通方式最有效


你有没有遇到过这样的烦心事儿呢?

工作了一整天身心俱疲,回到家孩子也不听话。

周末难得有时间陪孩子,孩子情绪却先失控了。

本想带着孩子去长见识,可只要一出门就抓狂。

面对情绪阴晴不定的孩子,很多父母愁容满面,不知道如何是好。


有的父母习惯什么都顺着孩子,也有的用父母用权威给孩子施压,可实际上,这些做法都收效甚微。

当孩子情绪失控时,他们往往被委屈、愤怒、挫败等情绪裹挟着,充满无力感。

父母需要做的,不是居高临下指责孩子,而是蹲下来去了解孩子的真正想法。

共情式沟通法,可以让父母换位思考,秒懂孩子的所思所想;

三明治沟通法,用正面反馈搭配建议,营造出好的聊天氛围;

马拉松沟通法,则通过长期持续对话,让亲子关系不再紧绷。

这3种沟通方式,虽然看似简单,却很有效,让父母和孩子之间的交流变得事半功倍。


创业者李一诺分享过一段有趣的经历。

女儿7岁时,有次想跟她一起洗澡。

当时李一诺已经洗过了,于是拒绝了。可女儿还是不放弃,问了好多遍,她一走神回了句“行”。

等快要洗澡时,女儿看到她没动,便生气了。

李一诺劝女儿:“妈妈已经洗过了,再洗不是浪费水吗?一起洗你容易洗不到,还会冷。”

她甚至提出,女儿在里面洗,自己在外面陪着。

可女儿不同意,不满地躺在卫生间地上刷牙,扭作一团,嘴里满是白沫,情绪已经在崩溃的边缘。

李一诺想发火,但努力抑制住了。

她深吸一口气,找来女儿的毛绒玩具ZZ帮忙。

ZZ是女儿的“女儿”,叫自己“姥姥”。李一诺对女儿说:“让它把姥姥骂一顿,行不?”

女儿叽里咕噜地说:“嗯嗯,这个可以!”

从地上爬起来后,女儿对着ZZ控诉:

姥姥,你明明答应了和妈妈洗澡的,又不承认,这叫出尔反尔,不可原谅!这是不可以的!不能接受的!

女儿发泄完情绪后,很快乖乖去洗澡了。


李一诺提到,每个孩子都需要一个ZZ,它的作用就是给孩子的负面情绪,找一个夸张又合理的出口。

这种共情式沟通,会让孩子觉得父母懂自己,也才能在行为上发生积极改变。

不过,共情并不是件容易事。这需要父母先识别孩子的情绪,看见孩子的需求,再解决问题,而不是一味发火。

要是孩子情绪明明已经不对劲了,可父母却后知后觉,甚至打骂孩子,只会把孩子越推越远。

其实,父母可以用一些物理方法,来帮孩子的情绪降温。

比如找一个椅子,把孩子拉过来,先坐下,用身体动作引导情绪平缓下来。

父母也可以深呼吸,给自己几秒钟停顿,重复一些让人平静的词,比如“放松”或“安静”,这样在沟通时语气会没那么急躁。

一旦父母学会跟孩子共情,就能在笑声中实现轻松养育。


“我都是为你好,虽然说话不中听……”

教育孩子时,很多父母会陷入“忠言逆耳利于行”的困境之中。

可要知道,“逆耳”的话本身就是反人性的,结果大概率沦为耳旁风。

在这种情况下,父母不妨试着用可口的“三明治”,把大道理包装起来,这样才能让孩子听得进去。

就像三明治,中间的肉很好吃,但两边得有面包。


母婴博主年糕妈妈在这方面很有经验。

4岁时,儿子年糕已经能独立吃饭了。一天,他把饭掉在地上。

年糕爸爸随口问了句:“你怎么把饭掉地上了?”

年糕没有吱声,反而又舀了一勺倒掉。

看到这种情形,年糕爸爸一下子生气了,凶道:“你怎么回事?这是在浪费食物!”

年糕也被吓哭了,家里顿时鸡飞狗跳。

这时候,年糕妈妈没有生气,而是抱着年糕,问他为什么要这么做。

年糕的回答出人意料:“爸爸问我怎么把饭掉到地上了,我示范给他看!”

年糕妈妈的做法很聪明,没有批评孩子,而是先了解孩子行为背后的意图,再告诉他浪费食物是不对的,爸爸的表达方式也不对。

最后,她带着孩子一起收拾。


这是一种典型的三明治沟通法,简单来说,就三个动作:

第一层,先用积极的方式,稳住孩子的情绪。

第二层,指出问题,提出建议。

第三层,回到鼓励肯定,推动问题解决。

这种方式能让父母在冲突中看见孩子的需求,让孩子把想法充分表达出来。

《人性的弱点》一书中写道:

批评是无用的,它激起抵触,让人急于辩白;批评是危险的,它伤害自尊,甚至让人萌生恨意。

孩子的想法可能有对有错,但只要表达出来,就有改正的可能。

当父母学会把批评变成鼓励,把限制变成引导,孩子才能感受到自己是被爱的,也才能由内到外发生正向改变。


周末跟朋友吃饭时,听她聊起孩子在学校被欺负的事。

她女儿二年级,饭量一直不错,可前段时间突然变得很挑食,一到饭点就嚷嚷着肚子疼。

朋友以为女儿病了,但去医院检查后什么问题都没有。

医生委婉地提醒她:“孩子是不是心理压力太大了?”

她没当回事,觉得才二年级,能有什么压力。

可过了两周,孩子的情况不仅没有改善,反而变本加厉,情绪时好时坏,有时睡觉时说梦话都在抽泣。

她不知如何是好,去找老师了解女儿在学校的情况,也都没找到答案。


在一位儿童心理学专家的建议下,朋友试着每天晚上跟女儿聊天,期间不能玩手机,谁也不能打扰。

刚开始,女儿不适应。直到坚持了两个月,女儿才敞开心扉,主动说起学校的事,说有个小朋友抢自己的零食和玩具,还威胁她,只要敢告状就打她。

女儿因为害怕,这才出现了一系列反常行为。

解铃还须系铃人,找到问题所在后,女儿的状态逐渐改善。

其实,父母和孩子的沟通是一场马拉松,需要持续进行。

很喜欢一句话:

如果有人问我,教养孩子需要哪一种资格,我会说,那需要异乎寻常的耐心和适量的爱心。

孩子出现情绪问题,只是表面现象,要找对深层次原因,才能对症下药。


这个过程,没人可以替代父母,也没有办法偷懒,更不存在一劳永逸的做法。

如果父母都不去花时间理解孩子内心真正的想法,那再好的物质条件,都只是表面的繁华。

在这种环境中长大的孩子,内心情感需求很容易被忽略,因此会常常感到孤独和不被理解。

长此以往,孩子甚至可能发展出自我保护的机制,比如逃避亲密关系,或封闭情感,进而影响健康。


心理学家罗伯特·A.巴隆做过一项研究,他给一批人布置了两个任务。

第一个任务结束后,他对这些人提出了严厉批评。

结果显示,人们收到批评后,都主动降低了第二个任务的目标,不再像接第一个任务时那么有信心,效率也降低了。

面对批评,不论是大人还是小孩,都会像惊弓之鸟一样不知所措。

这其实是源于“杏仁核绑架”,大脑中的杏仁核在面对刺激时,会向身体发出“战或逃”的信号,比如心跳加速、呼吸加快等。

因此,当孩子情绪失控时,千万别再谩骂或指责。

我们可以试着用共情法去理解孩子,用三明治法去点醒孩子,用马拉松法去持续帮助孩子。

唯有如此,孩子才能真正信任你,感受到安全和自信。

育儿之路漫漫,沿途充满挑战,愿我们都能行稳致远,陪伴孩子走好每一步。

作者 | 林希言,公众号:希言说成长。

主播 | 赏新晴,视频号:赏新晴读书,公众号:听晴声(ID:sxqreading)。

图片 | 视觉中国,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十点君说

十点读书「2025听书日历」全新上市啦~

我们从上千本好书中,精选365本经典之书,录成音频,专门读给你听。

每天20-30分钟,听完一部名著精华,在书中走遍万水千山,探索生命的旅程,也让大脑更加睿智通透~


365本经典好书+365本温暖金句+365幅治愈插画 ,每天一页,遇见更好的自己。

十点读书联合人民日报出版社共同出品,品质有保障!

原价138元 ,十点全年超低价仅需79元! 现在下单,再 享受拍1发7特权 , 太超值了!

每个日历能绑定3个手机号,可以全家一起听,既是暖心陪伴,也是涨知识的宝典~

「 2025十点读书·听书日历」▼



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重庆生活资讯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我要收藏
0个赞
转发到:
推荐阅读
  • 2024年12月18日,新浪&微博教育盛典在北京盛大开幕。延续“教育的力量”这一主题,本届盛典聚焦素质教育、家庭教育、国际教育、职业教育等领域热点,邀请行业精英、专家学者、院校代表及知名博主齐聚一堂,通过演讲、论坛等形式,深入探讨科技变革时[全文]
    2024-12-24 02:25
  • 你有没有遇到过这样的烦心事儿呢?工作了一整天身心俱疲,回到家孩子也不听话。周末难得有时间陪孩子,孩子情绪却先失控了。本想带着孩子去长见识,可只要一出门就抓狂。面对情绪阴晴不定的孩子,很多父母愁容满面,不知道如何是好。有的父母习惯什么都顺着孩[全文]
    2024-12-16 03:49
  • 经常有家长问我之前写过的文章哪里找,因为直接翻列表太多了,找不过来。确实,我也经常找不过来,今天抽时间分门别类一下,去除茶话会等活动,恰饭广告,以及过往一些有时效性的文章,把其他的大致归为了六个类别。这六个类别,涵盖了区老师的大部分原创内容[全文]
    2024-12-07 03:50
  • 来源:教育部编辑:双一流高校12月3日,教育部发布2025年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523所高校将招收应征入伍退出现役且符合报考条件的学生,攻读硕士研究生。“退役大学生士兵计划”是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的重[全文]
    2024-12-04 03:51
腾讯云秒杀
阿里云服务器

Copyright 2003-2025 by 重庆生活资讯网 chq.tjxsju.cn All Right Reserved.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 网站所有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我们删除。